另一老翁说:“我饿啦!得吃点龙根脯。”说着,从袖子里抽出一段草根。那草根只有一寸多长,其形如龙,肢体俱全。随后老翁用小刀将那草根削下来吃。神奇的是,草根被削去多少,便长出多少。
吃完后,老翁含了一口水,喷那草根,草根遂化为蛟龙。四位老翁乘在上面。蛟龙脚下生风,腾空而起。
此时天空阴沉,似暴雨将至。那蛟龙带着四位老翁已消失在远空中,留下主人和家丁瞠目结舌。
有巴邛人,不知姓名,家有橘园。因霜后,诸橘尽收,余有两大橘,如三斗盎,巴人异之,即令攀摘。轻重亦如常橘,剖开,每橘有二老叟,鬓眉皤然,肌体红润,皆相对象戏,身长尺余,谈笑自若,剖开后亦不惊怖,但相与决赌。决赌讫,一叟曰:“君输我海上龙王第七女须发十两、智琼额黄十二枝、紫绢帔一副、绛台山霞宝散二庾、瀛洲玉尘九斛、阿母疗髓凝酒四钟、阿母女态盈娘子跻虚龙缟袜八緉,后日于王先生青城草堂还我耳。”又有一叟曰:“王先生许来,竟待不得,橘中之乐,不减商山,但不得深根固蒂,为愚人摘下耳。”又一叟曰:“仆饥矣,须龙根脯食之。”即于袖中抽出一草根,方圆径寸,形状宛转如龙,毫厘罔不周悉,因削食之,随削随满。食讫,以水噀之,化为一龙,四叟共乘之,足下泄泄云起。须臾,风雨晦冥,不知所在。巴人相传云:百五十年来如此,似在隋唐之间,但不知的年号耳。(《玄怪录》)